職災是什麼?職業災害是什麼?職業病呢?

《職場安全守護指南:職業災害申請與認定條件》

職業傷害我理解了,但職業病呢?誰來認定職業病?

—職災無情,權益有依—


🔍 什麼是職業災害?

職業災害(職災)是指勞工因執行職務而發生的意外傷害或罹患職業病。依據《勞工保險條例》及相關法律,職災涵蓋以下兩大類:


意外傷害:在工作場所內或執行職務時,因突發意外導致的身體損害,例如工地墜落、機械夾傷等。

職業病:因長期暴露於特定環境或工作內容導致的疾病,例如粉塵暴露引起的塵肺症、重金屬中毒等。


⚠️ 職災發生的認定條件

執行職務時發生的意外事故:只要在上班時間內或因工作內容導致的事故,經(職災醫生看診後)可認定為職災。

工作場所外的職務相關活動:如出差途中、參加公司安排的活動或出席公司培訓期間遭受意外,也屬職災範疇。

通勤事故(限定範圍):若通勤途中因交通事故受傷,且經勞保局認定符合條件,可申請職災補償。

長期工作壓力或環境導致的疾病:如職業性憂鬱症、慢性中毒或職場過勞,經職災調查小組確認後亦可視為職災。


📄 職災申請流程

立即通報與治療:事故發生後,僱主應立即送醫並通報勞工主管機關及勞保局。

蒐集證據:保存相關證明文件,如醫療診斷書、事故照片、工作證明等,確保申請順利。

提出申請:勞工或其家屬可向勞保局提出職災給付申請,包含醫療費用、傷病給付及傷殘給付等補償項目。

申請期限:自職災發生之日起,勞工有 5年 時效內提出申請,超過期限可能喪失權益。


💡 僱主的責任

即時報案:僱主若未依法通報,最高可處新台幣 30萬元 罰鍰。

提供職災補償:包括醫療費用、薪資補償及後續康復支援。

建立職場安全措施:定期檢視工作環境、加強勞工安全教育,避免類似事件重演。

🛡️ 勞工的權益守護

職災雖然無法完全避免,但您的每一份權益都應受到保障。若遇到職災,請勇敢站出來,依據法律程序申請補償,並追求應有的職場安全環境!


💡申請職災保險傷病給付?應備哪些文件?

1.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傷病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。

2.傷病診斷書正本。

3.相關證明文件﹝如雇主(業主)及目擊者證明、出勤及請假紀錄、領薪紀錄等﹞。

4.如為交通事故,首次申請時請一併填具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被保險人上下班(公出)途中發生事故而致傷害陳述書。


💡申請職災保險傷病給付?第4日起開始申請

不能工作第4日起的職災傷病給付。住院或不能工作的門診治療期間如確實因該傷病所致者,均可列入補助計算範圍,但要「全日不能工作4日以上」才符合請領規定。


職災傷病給付計算標準是按事故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0%發給,如經過1年尚未痊癒者,減為50%。


舉例來說,甲君從事木工業,在工作中不小心被電鋸割傷手指,導致肌腱斷裂,持續門診治療不能工作,未能領到原有薪資,期間共30日。假設事故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是30,300元,一日的職災傷病給付是707元【﹙30,300元÷30﹚×70%】,甲君可請領的職災傷病給付共計19,089元【707元×﹙30-3﹚日】。

「職業災害」是指勞工因為就業場所或作業活動及職業上的原因而造成疾病、傷害、失能或死亡。
職業災害可以分為因工作中發生的事故而造成的「職業傷害」、以及長期執行職務所導致的「職業病」。
何謂職業傷害?
定義:勞工因執行職務而導致傷害,稱為職業災害(包括勞工在上、下班途中,從日常住處往返工作場所應該經過的途中發生事故。)

哪些疾病可能為職業病?
常見的職業病
椎間盤突出
腕隧道症候群
旋轉肌袖症候群
肌腱腱鞘炎(網球肘、媽媽手、板機指等等……)
聽力損失
接觸性皮膚炎
塵肺症
癌症(如肺癌、間皮細胞瘤、血癌等……)
過勞所促發之中風、心肌梗塞等
工作壓力過大所致精神疾病
台灣目前職業疾病是依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職業病種類表」之項目來認定。

職業醫生診斷(一般醫師是不可以的)
勞工可至醫院的職業病門診就醫,由醫生判斷是否罹患職業病,
並請醫生開立職業疾病診斷書。

職業病認定標準
由於職業病的認定涉及各領域的專業,為了統一認定標準,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
制訂了職業病認定參考指引作為給醫生的參考資料,讓醫生在認定和診斷上
能有明確的指標作為參考。